您的位置:首页 > 趣闻 >

环境恶化加剧,我们该醒醒了,是时候爱护地球了-焦点精选

来源: 科普中国 时间: 2023-02-16 14:16:20

地球环境恶化速度远超我们想象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人口过剩的三重威胁正在压迫着地球

加利福尼亚州瓦莱尔莫的山猫大火期间,沿巴勒特溪路可以看到被烧焦的树木。气候变化准备加剧每年野火的频率和强度。(图片来源:Kyle Grillot/ Getty)


(相关资料图)

科学家们在《保护科学前沿》(Conservation 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中警告说,人类正陷入大规模灭绝、健康危机和气候导致的社会持续混乱的 "可怕的未来 "的危机之中--只有世界各国领导人开始认真对待环境威胁,才能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

在这篇论文中,一个由、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的17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描述了地球上的生命所面临的三大危机:气候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人类过度消耗和人口过剩。该团队引用了150多项研究,认为这三大危机在未来几十年内只会进一步加剧,使地球处于比大多数人预计的更危险的境地,甚至可能危及人类的生存。

作者写道,这篇新论文的重点不是要责骂普通公民或警告说一切都完了,而是想要清楚地描述我们的星球所面临的环境威胁,以便人们(尤其希望是政治领导人)开始认真对待它们,并计划采取缓解行动,否则就太晚了。

"我们不是在呼吁投降,"作者在他们的论文中写道。"我们的目的是给领导人提供一个关于地球状况现实的严肃的认识,这对于规划如何避免一个可怕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

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团队写道:首先,大自然将变得更加孤独。作者引用了两项研究,一项来自2018年,另一项来自2019年,说自从11000年前农业开始以来,地球已经失去了大约50%的陆地植物和大约20%的动物生物多样性。根据这篇新论文,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在地球上700万到1000万种植物和动物中,有多达100万种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濒临灭绝。

该团队写道,如此巨大的生物多样性损失也将扰乱地球上的每一个主要生态系统,为植物授粉的昆虫减少,净化空气、水和土壤的植物减少,保护人类居住区,免遭洪水和其他自然灾害的森林减少。

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那些导致自然灾害的相同现象都预计都为会变得更为强大和频繁。这些灾害,加上气候引起的干旱和海平面上升,可能意味着到2050年将有10亿人成为气候难民,迫使人们大规模迁移,进一步危及人类的生命并扰乱社会。

人口过剩也会使所有问题更为困难。

"研究报告的作者写道:"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可能增长到99亿,许多人预计增长将持续到下个世纪。

这种蓬勃的增长将加剧社会问题,如粮食威胁、住房问题、失业、过度拥挤和不平等。该团队写道,更多的人口也增加了大流行病的风险;根据发表在《世界的发展》(World Developmen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随着人类对野生空间的入侵越来越深入,发现致命的新人畜共患疾病如SARS-CoV-2,引起COVID-19的病毒的风险变得越来越大。

该团队写道,虽然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和感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例如世界各地创纪录的高温和日益活跃的飓风季节,但这些附带危机的最坏影响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显现出来。这种因果之间的延迟,可能才是作者认为现在对于这些侵蚀性环境威胁的努力 "完全不充分 "的原因。

"如果世界上大多数人真正了解并理解我们在此总结的危机的严重性,以及环境恶化的不可避免性,人们才能认真地渴望政治和政策的积极改变,以应对生存威胁的严重性,"该小组写道。"但现实情况恰恰相反"。

事实上就在上周,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类已经打破了《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设定的全球变暖目标,我们目前居住的世界比前工业化时代的全球平均温度高4.1华氏度(2.3摄氏度)--略高于联合国 "最坏情况 "的一半。作者指出,各国同样没有达到联合国在2010年设定的生物多样性最低目标。

作者写道,只要世界领导人和政策制定者立即开始认真对待我们面对的问题,本文描述的黑暗未来就不会发生。一旦领导人认识到了 "情况的严重性",那么保护我们星球所需的大规模变革就可以开始了。这些变化必须是全面的,包括 "废除永久的经济增长......和迅速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作者写道。

但第一步是教育与宣传。

"因此,致力于研究生物环境的未来和人类福祉的任何学科的专家都有责任,避免对未来的巨大挑战进行虚假的宣传,并应该"如实相告","该团队总结道。"其他的东西只能算是误导......在最坏的情况下,这些对人类事业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威胁。

BY:Brandon Specktor

FY: Hans Wang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标签: 生物多样性 环境恶化 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