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巨响”究竟是何人在渡劫?
作者:中科院物理所新媒体中心
审核:罗会仟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资料图片)
“嘭”,大家是否在工作或者学习时被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响给吓到过?
当然,这种声音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地震,雷电等自然现象或者化工厂等意外爆炸事故。
但,还有一种特殊并且很常见的情况——音爆。
奇怪的爆炸声?最近,新闻经常报道某些地区出现来源不明的爆炸声:
河南平顶山市11月3日凌晨出现神秘巨响,官方判断为音爆。
22年10月25日,湖南宁乡多地居民听到巨响。宁乡市应急管理局称调查证实是飞机音爆导致。
22年9月4日,成都上空也出现了巨响,后排除了地震等自然灾害,当地气象局表示为音爆现象。
除了列举的这三个例子,很多地区也都曾报道过音爆导致神秘巨响的情况。
那你会不会好奇音爆到底是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威力?
别急,下面就带大家进入音爆的世界
声音的物理在介绍音爆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音”,即声音的知识。
首先说说波,按照波传播的物质或能量的不同,波可以分成机械波、电磁波、引力波等。比如,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并且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传播机械能,波的形式包括横波(波动的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和纵波(波动的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电磁波是由电磁振荡产生并且不依靠介质传播光能,波的形式只有横波。
而声音本质是一种机械波,满足机械波的性质。产生声音必须需要振动波源,即存在能够维持振动而不间断发出机械波的物体。传播声音必须需要介质,即机械波传播所需的物质。在介质中机械波的速度是由介质本身的固有性质决定的,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传播速度对比|参考资料
那把波对应到我们声音三要素呢?响度(Loudness)就是波的振幅,音调(Pitch)就是波的频率,音色(Timbre)就是波的波形。
注:理想的真空情况下,人是无法在真空中听到手机闹铃的。
最后再介绍一下非常有名的多普勒效应。它以发现者克里斯蒂安·多普勒的名字命名,以公式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就是这样的
是波在静止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波源相对于介质的速度,为观察者相对于介质的速度,表示波源的频率。
我来这样解释这个公式:火车以恒定速度驶近时,因为汽笛机械波的频率变大,波被压缩然后进入你的耳朵,汽笛声音变得急促。当火车驶向远方时,因为汽笛机械波的频率变小,波拉伸然后进入你的耳朵,汽笛声音变得舒缓。
音爆的产生介绍了“音”,那我们就进入正题:“爆”的产生。
以飞机飞行产生音爆为例:
当飞机飞行时,飞机产生的声音来自于飞机本身的引擎以及空气阻力(压缩空气)。对于后者,当飞机的速度大于空气中的声速(约340m/s)后,由于空气密度被压缩的无法向前传播,飞机表面与空气之间就产生了一层很薄的压缩层,压缩层内有很强的非线性效应,这个压缩层也被称为激波。
激波的产生就可以用我们刚刚提到的多普勒效应来解释,如下图
波源与波速的对比图 | 参考资料
飞机(波源)的速度超过声音(波)的速度以后,飞机的前方的压缩波会呈现出强叠加的状态,而这也就是激波的本质:压缩波的叠加形成的强间断****区域。所以激波的形成并不一定需要飞机完全超声速,只需要压缩波叠加到一定程度即可。(c)图的样子有个好听的名字:马赫锥(当波源运动速度高于波速时,波面的包络面呈圆锥状)。
并且有意思的是,我们必须在锥面内才能听到飞机“音爆”的声音,如果在圆锥以外,比如飞行员,他们就无法听到声音。
伴随着飞机“音爆”的出现也会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音爆云”,音爆云的学名,叫做“普朗特-格劳厄脱凝结云”。
这是因为激波层内的气压会骤增,飞机周围空气的水蒸气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产生云的效果。其实未完全达到声速的飞机也能产生“音爆云”,因为“音爆云”的关键在于激波层(缩波的叠加而形成的强间断区域激波层),而不是超音速。
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有时候能听到两声巨响?
音爆的形成和传播 | 参考资料
实际情况中,飞机的机头和尾部会分别产生两个激波,一个前激波一个后激波。如果飞机的机身比较长,那么这两个激波互相的影响耦合就比较小,它们会分别到达我们的耳朵中,这样就能听到两声巨响。如果机身比较短,两个激波的耦合会很大,基本上会同时达到我们的耳朵中,这样我们就只能听到一声巨响。
常见的音爆我们生活其实到处存在着“音爆”现象:小时候我们拿鞭子抽陀螺的时候,听到的“啪”的声音其实就是一个小型“音爆”;大爷大妈在公园甩的鞭子也是一个小型“音爆”。
大家还知道哪些音爆现象呢?
参考资料:
[1] 马大猷.现代声学理论基础.科学出版社.2004.3
[2] 张揽月,张明辉.振动与声基础.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6.12.
[3]冯晓强,李占科,宋笔锋.超音速客机音爆问题初步研究[J].飞行力学,2010,28(06).
[4]王汉权.有趣的“马赫锥”[J].物理教学,2012,34(09).
文章由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