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长生不老?还是先活好当下吧!
2023年伊始,陶勇在《2023 洞见对谈》中说道:“现在我们用DMSO把细胞冻起来搁到液氮罐里,过个半年一年后确实可以复苏,那些细胞,你会发现还是活的。既然细胞我们可以冻存很长时间后再次复苏,那器官,那动物是不是有朝一日也完全可能,所以我会觉得这一天可能没有那么遥远。”也就是说AI 医疗会带来“长生不老”而且并不遥远。那人类真的能实现长生不老吗?
(相关资料图)
在2023年伊始谈论长生不老这个问题,可能对于很多人都是一个不一样的感觉。其实,我觉得吧,对于长生不老,虽然很多人感觉近在咫尺了,可能我是看不到了。今天就来和大家聊点现实中的问题。
01,解决疾病可能比直接指向长寿更加现实
此前,我们可以说是在科学研究上大踏步的前进,人造子宫、多能干细胞、异种器官移植甚至一些长寿药物的开发,都让我们有一种时代在我,未来可期的感觉。
然而一场疫情,可以说是把很多人都打蒙了,我们发现,别说那些遥远的东西了,一个新冠病毒让我们如此艰难。更别提困扰我们的疾病至今仍让我们十分丧气,比如前两天,我们衰老领域的泰斗童坦君院士因为摔倒而离世,而前年,袁隆平也是摔倒后最终没能站起来。
所以,我在今天,不会特别幻想未来,我只想从陶医生的内容聊起,说一点我们目前的想法,就是:如何让更多的人减少病痛。
其实,这也是目前我们衰老长寿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思路,那就是:解决疾病可能比直接指向长寿更加现实。当然,反过来,如果一个人的疾病都能及时处理掉,那么自然也就长寿了。
这次陶医生演讲中提到的AI对于医疗的意义,我觉得是当前乃至未来的一个医学重点,也是抗老领域的一个重点。
02,形势到了我们不得不寻找新路了
医疗资源不足甚至挤兑,可能是这段时间很多人感触最深的一个现象。无论是N95、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还是ICU、火葬场排队,这种现象都让很多人吃惊。有的美林被炒到了几千块,Paxlovid被炒到了几万块,这两天又是蒙脱石散和诺氟沙星。
更别提医院爆满的排队,小诊所都一样。连强大的一线城市都出现了医疗紧缺、各地支援的情况,更不用想其他地方了。
眼下春运即将到来,疫情也会随着在广大农村爆发,而农村,也是医疗最紧缺的地方。很多农村也就是一个医生,一个镇上也许有个卫生所,也就个位数的医生,甚至一个县里可能也不一定有多少ICU。
这,也是我们医疗的基本现状。但是,解决这些问题,太难了。我国幅员辽大,人群分布极其不均匀,这也导致医疗资源很难倾斜到农村。而医护人员紧缺更是个头大的事情,但是,医生不是能瞬间变出来的,培养一个医生需要相当长的周期,而且还大部分都涌到了一线城市。
这就是我们医疗的基本情形,短期内无解。
03,AI医疗是一种有效补充
如何缓解这个问题,可能提高医疗效率是一种目前可以看到的策略之一,但是只是之一。现代医学十分依赖于仪器,因为仪器能够获取更多的医学指标,给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
因此,相当多的医疗资源被投入到了仪器设备上,以至于很多医院介绍自己实力的时候往往会强调医院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重点是这些设备。
而很多就医的时间,也被极大地用在了检测上。无论是很多人感慨的一个小感冒都要抽血化验,还是各大医院医技楼前长长的排队,都是让很多人对医疗感觉到艰难的问题。如何能够将医院的效率提高,尤其是提高检测诊断的精度是很有必要的。
这一点,现代科技,尤其是AI的意义非凡。比如陶勇提到AI在预测肺结节肺癌方面的准确度可以达到90-99%,而与之对比,医生诊断的效率却达不到这个高度。
再比如细菌性角膜炎和真菌性角膜炎判断角度,医生判断准确度62.8%,而AI准确度能够达到90.7%。
别小看这个提升,这将对于医学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判断失误,不仅会导致误诊,还会延误病情,导致疾病加重,而这个加重,最终又会反馈到医院上,增加医疗紧缺。更别提现在还有其他的早期诊断,提前筛查,更是有助于将疾病尽可能的早期诊断出来,因为许多疾病,越早介入,越能够更好地治疗,也能更少的避免发展成大病,减少家庭损失,也让医院的治疗压力减轻一些。
事实上,从每个环节上缓解医疗的压力,让总体压力降低,这是解决医疗紧缺可能最现实的办法。
毕竟,哪怕世界上最好的医院,资源也是有限的。
04,再谈长生不老
如果是当做科幻,我们当然可以充满想象,但是现实永远是脚踏实地的。很多时候,看到论文,会让人觉得充满了希望,但是应用却迟迟不到,这就是科学和实际的结果。
所以每次看到各种神宣传,动辄以找到长生药或者解决人类长生问题,都让我们哭笑不得。就像这幅经典图
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这些研究人员也会哭笑不得。说实在的,很多新闻稿,读起来大概和科幻作品差不多了。
就举个例子,克隆人,这东西估计不少人已经觉得非常成熟了,甚至还勾勒出了许多幻想。然而实际上,到了2017年底,人类才首次实现了灵长类克隆,这其中经历了数年的漫长努力。
而且,对克隆猴的后续研究还在持续,是否真的是完全健康还要有待更多的证据。
所以克隆人还早着呢。
这都已经是很多人认为非常成熟的技术了。更别提其他,什么3D打印,异种器官,嵌合体,人造子宫之类的。所以,目前业内对于长生不老的想法,仅限于讲故事,大部分人更倾向于:先让人减少因为疾病而导致的死亡,这可能是更现实的做法。
反正个人认为,长生不老,可能在未来30-50年,依然是画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