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退烧药“一药难求”,如何打通供需瓶颈?-视讯
退烧药短缺现象是暂时的。我们既要挖掘企业的生产潜能,也要主动作为,打通医药流通的各个阻塞点,解决送货难、送药难等问题。
撰文/罗中云(本报评论员) 编辑/吉菁菁
图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片)
最近一段时间,伴随着疫情的快速发展,阳性感染者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很多地方退烧药、感冒药一药难求,除了线下门店,各大电商平台也大都显示“售罄”。各大社交平台上,求药者也随处可见。一些民众因买不到退烧药,不得不冒着寒风去医院排队看诊、开药,但这样一方面非常辛苦、难熬,另一方面还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或者进一步加重症状。与此同时,这样做还可能加剧医疗资源的挤兑,影响到真正需要到医院的重症患者的冶疗。退烧药“一药难求”,也引来部分商家及黄牛囤积居奇,将本来几块钱的药,炒到了几百甚至数千元。也有部分人由于恐慌、害怕等心理,盲目抢购,大量囤药。种种因素叠加,造成了当前全国大面积、突发性的退烧类药物短缺现象。
当然,这种短缺和药企的生产也有莫大关联。实际上,我国是退烧类药物布洛芬的全球第一大生产国,按照国家药监局数据库,仅国产药品批文就达到558个,药品剂型包括胶囊、颗粒、片剂等多种剂型。如果企业能开足马力生产,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不算难事。
但药品的生产不只是一家企业的事,还需要相关产业链的协作,特别是上游原料的供给保障。在这之前,由于防疫政策的规定,人们购买退烧药需要报备,使得退烧药的销售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反馈到企业那里,就可能缩减产能,减少原料储备。因为药品有其特殊性,生产出来有明确的有效期,过期了就必须销毁,如果库存太多不能及时消化,企业的损失会很大。
面对退烧药品需求的突然暴增,很多生产厂家其实是没有准备的。即便它们立即开足马力生产,从原料准备到生产加工、质量检验,也要有一定的时间周期。如果要扩大产能,按照我国相关规定,还需要向药监部门申报,审批下来也需要时间。另外,工人中阳性人员的增多,也可能影响到生产进度。
物流受阻也是当前退烧药短缺的重要原因。由于物流人员阳性者增多,医药流通体系预案不足,导致药品的采购和销售渠道不畅,药店供不上货,买家即便在网上买到了,也缺少人能送上门。
不过退烧药的短缺现象是暂时的。我国有数量众多的生产企业,仅布洛芬的产能就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当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为企业生产扫清障碍,必要时可开通“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将企业的生产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此外也要主动作为,打通医药流通的各个阻塞点,组织人力物力帮助解决送货难、送药难等问题。
日前,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将千方百计推动企业快速生产,扩大产能,引导合理有序投放,努力解决买药难问题。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抢购囤药、哄抬药价现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负责人也表示,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举措深入推进稳价保质工作,并对企业增产扩能开展精准监管。
很多地方也在探索一些缓解患者购药难的办法,比如“拆零销售”。简单说,就是将一盒药拆开,根据患者的病程需要一板一板、甚至一粒一粒地进行销售。这种办法在当前是合理的,因为感染奥密克戎一般7天左右可缓解,发烧时间大约就两三天或者更短,其用药量并不大。采用“拆零销售”的方式,既能基本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又能让更多人受益。
目前,北京市就要求对于投放至药店的大包装退烧药按需拆零销售。在江苏南京,153家零售药店也采取了统一拆零销售的方式,每个顾客限定6粒,凭身份证购买;此外,广东珠海也要求市内约500多家零售药店退热类药品拆零销售,市民在指定药店凭身份证线下购买。
随着疫情高峰的到来,对于退烧药的需求量可能还会更大。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乡村等地方,医药服务体系不够发达,药店分布较少,物流不通畅,退烧药供需矛盾往往更为突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未雨绸缪,及早行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好退烧药供应的痛点、难点。另外,对于一些城乡困难群众,也可以组织力量免费送药上门,或发动社会慈善组织、爱心人士捐药捐物,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很多社区、乡村的居民也都在发扬“邻里互助、互帮互爱”的精神,把自家多余的药物赠与需要的邻居,既解了需求者的燃眉之急,也加深了邻里感情,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还有不少人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发布信息,互通有无,同样有助于缓解药物短缺造成的各种麻烦。这些做法,都是值得大力提倡与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