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科普中国青年之星创作大赛”】 你就是个太阳系——用身体巧拟太阳系
【摘要】提出了用我们的手指和身体直观地模拟太阳和行星的距离、大小、质量的方法,比常见的篮球-桔子等方法更加直观、方便。可作为天文教学中的小知识或科普中的小常识进行普及。
图1:行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的大小比较示意图。(李鉴制作)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这是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里的名言。从空间尺度上讲,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与茫茫宇宙相比,即便用沧海一粟来形容,也显得太过夸张了。但人类思维的广度,却可以超过宇宙中的物质和空间本身。例如,我们可能都曾思考过,自己和太阳以及太阳系的八颗行星都有哪些联系?并且会给出各式各样的答案。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看到几个奇思妙想,甚至可以把太阳和行星们“搬到”我们的身体上来!请你试试看,是不是这样呢?
【资料图】
行星位置掌中排
太阳系里的8颗行星,远近分布非常不规则,大致呈“内密外疏”。最靠近太阳的水星距离太阳有5800万千米,最远的海王星远在45亿千米之外。天文学家们用“天文单位”来表示这些庞大的额数字,一个天文单位(1AU)就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为1.5亿千米。
||||
表1:太阳系典型天体到太阳的距离。因轨道都不是正圆,表中给出的是半长径(轨道椭圆长轴的一半)。冥王星(属于矮行星)也一并列在表中。
按照天文单位,我们把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列在了表1中。除地球外,其他天体到太阳的距离都不是整数,为了便于记忆,我们不妨舍零取整,找出它们的大约数。巧合的是,这些大约数恰好符合我们身体的手指和胳膊的比例,用我们的身体可以相当完美地模拟出一个太阳系!
首先,我们伸直双臂,手掌张开。假设右手中指的指尖是太阳的位置,以此为太阳系的起点,并且用中指第一个指关节代表水星的位置,那么金星大概就在第二个指关节处,而地球则位于中指指根处。整根中指的长度就代表了一个天文单位。按这一比例,我们会发现火星正好位于手掌心,木星在肘窝,土星差不多在喉咙处,天王星则在左手指尖。小行星带的范围为2.1~3.6天文单位,相当于右手腕和手肘之间的位置。
如果能将左手的手臂再伸长一个胳膊的距离,那就是海王星的位置了。当然,我们没有更多的胳膊可以使用。不过如果我们把左胳膊垂下来放在身侧,那么从左手指尖到脚底的距离,是不是几乎就等于一个胳膊的长度?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左脚下的地面来标记海王星的位置。
在海王星之外,还有一片冰质矮行星的“聚居区”——柯伊伯带,冥王星就是其中已知体积最大的一颗。柯伊伯带的主要范围是30~50个天文单位,相当于海王星之外再伸长一个臂展(或身高)的范围。
图2:用身体类比太阳系行星的大致位置,图中数值为天文单位(即日地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这个比拟方法的比例尺大约为1:10000多亿,对一般的成年人和儿童都适用,除非是像刘备那样天生异相——“双手过膝”,那样的话,海王星的位置误差会比较大。
超链接:天文单位
在太阳系这个尺度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米、千米等单位就显得太小了。例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38万千米,地球到土星的距离最近差不多是12.75亿千米。这样用起来就显得比较啰嗦,计算也不方便。
因此天文学家用太阳和地球的平均距离作为基数,规定了一个距离单位,称为“天文单位”。天文单位的大小,就等于日地平均距离,也就是差不多1.5亿千米。这样土星离地球最近的距离是8.5个天文单位,比起12.75亿千米这个数字,就要简洁多了。
天文单位是描述太阳系天体距离最常用的单位,在天文学中会经常用到。
行星大小掌上看
除了距离之外,行星的大小也是个重要的参数。太阳系中,八颗行星的“个头”相差甚远。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木星直径足有水星的30多倍。对初学者而言,想要一下子记住行星的大小也并非易事。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相对较小,属于岩质行星,也称为类地行星,其中地球最大。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半径至少是地球的几倍以上,属于巨行星,也称为类木行星。我们可以用地球的大小为基准,将各个行星的相对大小列在表中(见表2)。然后把这些数值取整,找出大约数(见表2的第三行),以便记忆。
||||
表2:太阳系主要天体与地球的大小之比。矮行星冥王星也一并列出。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恰好存在另一个巧合:利用我们的身体和手掌也可以很好地类比行星的大小!
首先,我们以自己的身高(或臂展)作为太阳的直径(1.4×106千米),它是地球直径的110倍,是木星直径的10倍。按照这个比例,我们发现木星的直径恰好等于整个手掌的长度。地球和金星的直径则与我们大拇指指甲盖的对角线长度相同,它俩的面积大致和大拇指指甲盖相当。火星的面积只比小拇指指甲盖略小一点儿,水星的面积为小拇指指甲盖的一半。天王星与海王星的直径,则几乎正好等于食指的长度。土星和木星相差不大,只短了一个拇指的宽度(即一个地球直径)。对于不同的人,这个比例可能会略有差别,但大体上都是如此。
可见,我们的身体除了可以示意行星的距离外,还能相当完美地类比行星的大小。需要提醒的是,这个方法的比例尺大约为1:10亿左右,要远远大于上文中用身体模拟行星距离时的比例尺。按照这一比例,对一名身高1.4米的小学生而言,水星的位置会在58米以外。
借助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知常见天文现象的尺度:原来我们的地球比木星的大红斑还小,也不如稍大一点的太阳黑子大!
图3:用手掌类比行星的大小。如果以大拇指指甲盖表示地球的大小,水星差不多只有小拇指指甲盖的一半。
你可能会觉得,按照这个比拟,火星、水星是不是有点太小了?没关系,我们不妨更进一步,将比例尺放大10倍,还可以找到一个更直观的类比:
假如用整个手掌的长度来代表地球直径,那么,直径是地球0.53倍的火星就刚好是一个拳头大,水星直径等于食指的长度,而月球直径则大约和大拇指的长度相当,只略短一点儿。冥王星更小,只有小拇指的两个指节这么长。剩下四颗巨行星中,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直径大体上等于我们上半身的长度,土星的大小则正好和我们的身高相当。那么比土星还稍大一点儿的木星呢?踮起脚尖,是不是就“够到了”?
行星质量掌中判
至于行星的质量,因为不如距离、大小这么直观,我们可以想其他办法。
行星质量从大到小依次是:木星(质量是地球的318倍),土星(95倍),海王星(17倍),天王星(14.5倍),金星(0.8倍),火星(0.1倍),水星(0.055倍)。可见,木星不愧为行星之王,它的质量比其他七颗行星之和的两倍还多!土星质量约为木星的30%,而剩余6颗行星的质量之和约为土星的1/3。
图4:木星不愧为行星之王,它的质量比其他七颗行星之和的两倍还多!土星质量约为木星的30%,而剩余6颗行星的质量之和约为土星的1/3。(图片来源于网络)
找到规律后,我们不妨也借助手掌来辅助记忆:伸出左右两手的10根手指,代表木星的质量,那么,缩回右手的5根手指以及左手的小拇指和无名指,剩下的左手3根手指就是土星的质量(木星的30%)。继续缩回左手的中指和食指,剩下的1根大拇指就可以代表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的总质量(土星的1/3),这其中一半是海王星的质量(木星的1/20,土星的1/6),一半是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的总质量,正好各占大拇指的一个指节。
对几颗小质量的类地行星,也可以用类似方法记忆。用10根手指代表地球质量,那么金星占8根(地球的80%)。把它们缩回后,剩下左手的食指和大拇指,其中的食指即代表火星质量(地球的10%),而大拇指的一个指节可代表水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1/20)。剩下的那一节,就留给月球、冥王星、小行星带等等更小质量的天体吧——尽管它们加起来也不到地球质量的1/20。
至此,我们用手指、胳膊和身体较为直观地类比了太阳系行星的距离、大小、质量等主要参数,再也不需要用篮球、桔子等等来摆弄它们了。想不到我们的身体与太阳系天体还可以找出这么多神奇的巧合!其实,利用身体来丈量、理解各类事物,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独门绝技”,例如《说文解字》里说:“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在天文观测中,也常用手掌来测量角度的大小。希望我们能进一步用好这个本领,更好地理解复杂抽象的科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