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边角料也能用来泡脚?当心这些泡脚误区-每日热闻
审核:张 慧 航空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资料图)
图1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中国有句俗话:“养树先养根,养人先养脚”。脚又被称为人的第二个心脏,故中国人自古至今都特别重视脚的保养,尤其热衷于泡脚。
北宋大文豪苏轼就特别喜欢泡脚,他曾说:“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诗人陆游也曾留下过表达泡脚舒适的诗句。另外,相传汉高祖刘邦、清朝皇帝乾隆都非常喜爱泡脚。
为什么泡脚能让古今这么多人为之着迷?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泡脚对养生保健有什么作用。
泡脚是怎样起作用的
首先是促进血液循环。脚的位置距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相对比较慢,用温热的水泡脚可以加快血液循环,让脚部和腿部的血液参与到体内循环中,从而促使身体内的毒素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起到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其次是刺激穴位。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部都有相应的穴位和反射区,双脚的穴位多达66个,约占全身穴位的1/10。经常用温热的水或中药水泡脚,并对腿部和脚部的经络、穴位和反射区进行刺激,再辅以适当的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经脉、调理脏腑的作用。
图2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泡脚不仅可以缓解疲劳、放松身心,还对很多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中国人不仅热爱泡脚,还喜欢在泡脚水中加入各种“调料”。其实,泡脚的调料不一定需要特地购买药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用身边的食材作为“调料”。
厨房边角料也可以泡脚
第一种是生姜。生姜具有祛寒的功效,用生姜水泡脚可以温阳除湿,促进血液循环。我们可以取一块核桃大小的生姜,用刀拍扁,然后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烧开,可以适当加入一点红花一起泡脚。
第二种是花椒。花椒水具有驱寒止痛的效果,用花椒水泡脚可以缓解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疼、腹部疼痛和痛经等症状。用纱布包一把花椒,放到水中烧开,采用先熏后泡的方式,两脚先用热水熏蒸,等水温合适时再泡脚。
第三种是白醋。白醋具有杀菌的作用,白醋泡脚可以预防脚气、灰指甲等疾病。取适量白醋直接兑入温水中泡脚即可。
因为泡脚这种养生方式既简单又有效,故越来越多的人在身体不适时尝试泡脚。不过,相信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听到有人说某种药材泡脚特别有效,自己也尝试着用同样的方法泡脚,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不同体质的人,泡脚方式是有差异的的。
不同人群应该如何泡脚
手脚冰凉的人:手脚冰凉一般属于阳虚体质,应选用当归、川椒、桂枝等散寒去湿的药材泡脚。泡脚时要注意,泡到身上微微出汗就可以停止了,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长期失眠的人:失眠人群需要选择具有镇静安神效果的药材泡脚,如菊花、肉桂、黄苓等。另外,泡脚时水温不能太高,否则会刺激神经兴奋,起到相反的效果。可以把水温控制在40~42℃,在睡前1小时左右泡脚效果最好。
有脚臭的人:想要通过泡脚来缓解脚臭,可以选择葛根、五倍子、甘草等清热解毒的药材。每天睡前一次,可以有效的解决脚臭。
泡脚虽然有着不错的功效,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但却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它有着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误区,想要学会正确的泡脚养生之道,一定要避开这些误区。
图3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泡脚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所有人都适合泡脚。泡脚虽然好处多多,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泡脚,以下这几类人就不适合泡脚。
糖尿病患者不适合泡脚。糖尿病患者对温度的敏感性比较低,如果掌握不好水温,很容易烫伤,而且糖尿病患者的伤口不容易恢复,故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泡脚。
婴幼儿不宜泡脚。婴幼儿皮肤娇嫩,对温度的感知与成年人也不同,成年人感觉合适的温度,婴幼儿往往感觉温度过高,容易被烫伤。另外,婴幼儿一般是热性体质,泡脚也容易导致“上火”,故婴幼儿不适宜泡脚。
怀孕和月经期的女性不宜泡脚。用温水泡脚可以加快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怀孕时泡脚有流产风险。同理,月经期泡脚有可能会导致流血过多、体质虚弱,故很多女性在月经期用热水泡脚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误区二:泡脚的时间越长越好。很多人喜欢泡脚泡到大汗淋漓,这种做法要不得。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出汗太多反而更容易体虚,还可能引发感冒等疾病。因此,泡脚时间不能过长,泡到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误区三:泡完脚后自然晾干。很多年轻人喜欢边泡脚边玩手机,泡完后就把脚放在泡脚盆边让脚自然晾干,手机玩得入迷了,这个姿势可能会保持很长时间。当双脚经过热水的浸泡后,毛细血管扩张,毛孔呈打开的状态,这个时候应该立即用毛巾擦干尽快上床,或穿上袜子来保暖。
泡脚作为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养生手段,具有缓解疲劳、辅助治疗疾病的效果,受到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追捧。但要想通过泡脚达到养生的目的,一定要避开上述误区,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