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以韩国踩踏事故为鉴,抓实应急避险科普
韩国首尔梨泰院严重踩踏事件发人深省。踩踏或挤压事故直接关系人的生命安全,其科普既要保证权威、精确,更要做到“入心入脑”。
撰文/罗中云(本报评论员) 编辑/吉菁菁
图源/视觉中国(除署名外)
【资料图】
10月29日晚,韩国首尔梨泰院附近发生严重拥挤踩踏事件,造成150余人死亡。这一踩踏事件引起了各国民众的关注。而就在此之前二十余天,印度尼西亚一场足球比赛也发生了踩踏事故,造成131人死亡,583人受伤。
这种因人群高度聚集而造成的大规模踩踏灾难大多有一些较为明显的特征,比如多发于学校、车站、机场、广场、球场、热门景点、宗教场所等人群密集的地方或特殊地势(如阶梯、斜坡、狭窄的通道、桥梁等),多发生于节日、大型活动、聚会等特殊场合。直接诱因包括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踩踏;好奇心驱使下,找人多拥挤处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发生踩踏;人群较为集中时,前有人摔倒,后有人未留意止步;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后失控,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还有一些踩踏事故是因为不同方向的人流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对向而行形成挤压所致。此类事件大多是人为因素,伤亡人数较多,往往比各类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更容易成为舆论热点,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也更大。
▲倒地后自救方法。(制图/秦童)
在我国当前的应急避险科普方面,对于人流密集等场景下的灾难预防科普相对较少。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发生概率小,不易引起重视;缺少相关研究,没有较成熟的应急避险策略或方法等。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文化、体育、娱乐类活动的增多,针对人流密集易引发的踩踏、坍塌等事故防范的科普显得愈发重要。相关部门除了要将这类科普列入“应急避险”范畴,扩大其权重,更要通过知识技巧的讲解,具有实际操作性质的演练、演习,让公众学习了解事故发生时的应对策略,培养预判危险来临的能力和意识,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或者降低事故的损害程度。
踩踏或挤压事故直接关系人的生命安全,其科普既要保证权威、精确,更要做到“入心入脑”,这既需要应急、消防、医疗等政府部门或机构充分利用资源积极行动,还要发动包括媒体、行业专家、学校、社区、企事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建立联合协作机制,形成应急避险的大科普格局。有关部门开展应急避险科普时,除了传统的知识讲解、现场演练之外,还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包括高校、中小学、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在内的人员到一些专门的公共安全科普场馆,结合相关设施对人们开展“沉浸式”“体验式”的应急避险教育。在这方面,位于北京中关村的海淀公共安全馆就做出了良好表率,该馆的最大特色就是互动性和体验性。只要参观体验者进入馆内,处处都可以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学到自救、互救的宝贵知识。
▲海淀公共安全馆的参观区一角。(图片来自网络)
避免踩踏等事故除了要加强针对各类人群的应急避险科普,相关部门更需要做好预防,加强科学研究,在可预期的人流密集地点制定拥挤预案。比如在广场、车站、学校、医院和娱乐场所的设计和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到预防人流密集发生踩踏的因素。同时在一些大型活动场所,也要用好视频监控设备,当发现某个区域人群过多了,可以马上用颜色示警,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人流密度,降低事故风险。
防范踩踏事故方面,现代大数据技术也可发挥重要作用。据媒体报道,有科技公司推出过一种“电子围栏”来监测人流量,在一个时间段内,根据手机信号“撞”过“围栏”的数据,可大致推算区域内人流量。类似技术如果实际应用良好,就可以大力推广。通过“技防”“人防”“物防”等多种方式结合,无疑会更有效地降低踩踏事故的发生概率。